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政策,提升乡村地区学生普通话水平,助力乡村教育振兴。7月3日,在濉溪县百善镇前营村联合淮北师范大学“共同开展了“和音筑梦,普韵濉溪”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普通话学习“活”起来。活动开始,实践团志愿者精心设计的互动课堂成为了孩子们学习普通话的欢乐园地。志愿者将提前准备好的形容词、副词、动词和名词纸条贴在黑板上,邀请学生们上台进行自由搭配,组成短语。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瞬间点燃了课堂氛围,孩子们纷纷举手,跃跃欲试。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大家初步感受到了不同词性词语组合的奇妙之处。
心与心的距离“近”起来。课间休息时间,实践团志愿者们放下老师的身份,化身孩子们的大朋友,与他们一起在操场上踢球。志愿者与孩子们奔跑的身影、飞扬的汗水、爽朗的笑声,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志愿者们用热情和真诚,迅速与孩子们打成一片,在互动中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信任,让心与心的距离更近一步。
对弈中的思维“动”起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象棋教学活动拉开帷幕。志愿者们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象棋,以通俗的语言、生动的例子,教给孩子们象棋中繁体字的正确解释。还讲解了“象走田”“马行日”等下棋规则。在讲解过程中,孩子们全神贯注,认真聆听。当有孩子提出疑问时,志愿者们都会给予详细解答。随后,志愿者与孩子们展开象棋对弈,在楚河汉界的博弈中,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让孩子们领略了汉字的独特魅力。
此次“三下乡”推普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们的普通话水平,也在活动中收获了成长,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热爱语言文化的种子。
通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